第二百七十六章【征战天下】(2/4)

慨激昂,格调积极愉快,借望月表达了作者攻占辽东城后的兴奋心情,抒发了作者收复辽东的博大胸怀。

诈降!白岩城(今辽宁省辽阳东约50里,太子河北岸),位于辽东城东约50里!孙代音反悔了,具体原因不详!史料又是一点痕迹都没有。我告诉你们原因吧——习惯!投降,确切是诈降,已经成为高丽军面对中原宗主国大兵压境时的一种习惯了。

公元612年,也就是年前,隋炀帝征天下兵总计11800人,号称200万,分兵三路出征高丽,行军队伍长达960里。其中中路军(数目大概在40万左右)经过激战度过辽河抵达辽东城下。

隋炀帝杨广为了显示他的军事能力和慈爱之心,在大军攻城之前,向各军下达了以下两条诏令:其一,“凡军事进止,皆须奏闻待报,毋得专权”。其二,“高丽若降,即宜抚纳,不得纵兵”。

第一条的意思就是将领没有自主权,不能便宜行事;第二条就是只要高丽兵要投降,就得立即停止进攻!得令之后,诸将只能“奉旨”了!

隋炀帝不知道,这世上除了“投降”一,还有“诈降”!就在辽东城即将被隋军攻克的时候,城里派人喊话了:别打了,我们投降!投降?好办,马上缴械出城,等待处理,我们进城,否则继续打你!很简单吧?但是当时的将领们不敢这样做,因为他们“毋得专权”!只能派人快马去向杨广请示,由杨广定夺!

等杨广的命令送回来时,高丽兵已经重整军备了,继续顽强抵抗!隋军再打!高丽再次吃不消!又投降!隋将再报!报完回来!高丽军又重整军备了!继续抵抗!隋军再打!高丽又吃不消!又投降!……看着眼花吧?我也是!但这确是事实!高丽军发现了,原来你这么好忽悠啊!我们每投降一次,就加大一成你们攻城的难度!

诈降很管用!就这样来来回回打啊、降啊、报啊、再打啊反复了三次,隋炀帝被忽悠了这么多次,竟然还是“帝终不悟”!最终,隋军止步于辽东城下!而高丽也发现了,原来有一种守城武器叫做“诈降”!孙代音之所以反悔了。除了以上原因,还有,他知道,援兵来了!

全能的李世民

五月二十八日唐军兵临白岩城。皇帝生气了,后果很严重!敢忽悠我?李世民下令:城破之日,城中的人口以及财产全部赏赐给将士们!阵势给我拉开!打!孙代音得知援军已经在路上了,打算跟唐军抗衡一下!实在撑不住了,到时候再投降呗!

可惜。他错了,他面对的不是杨广那假仁义的炀帝!而是治武功样样在行的太宗李世民!辽东城逃回来的长史省事,告诉了孙代音唐军那恐怖的攻城能力,他做了相应的准备,在城内布置了大批弓箭手和抛石机!五月二十九日兵临白岩城的第二天,唐军就对城池发动了进攻。

白岩城位于太子河北岸、石城山上,依山傍水,甚为险峻,史书记载:“因山临水,四面险绝”。抛石机的射程不足以威胁到城墙。

只好老老实实的撞门爬墙了。皇帝御驾亲征,无需动员,毕竟,皇帝发话了,攻下了城池,里面的金银财宝包括人都是自己的了。先到先得啊!冒着如雨的石弹箭弩,唐军对着城池发动了一次次冲锋!人人争先恐后:毕竟晚了就没了!在冲锋中,左卫大将军李思摩因指挥位置太过靠前,竟然被冷箭射中了。李世民担心箭头有毒,竟然亲自把李思摩创口里的血吸了出来!皇帝?

吸毒血?还是给属下?听到这一消息。大唐将士们更加带劲了!发起了一次猛于一次的冲锋!他们不知道,这不是李世民在高丽第一次做随军大夫!这边正攻的热闹,斥候来报:渊盖苏从乌骨城调集一万多兵力火速驰援白岩城,现已抵达城郊!

位于我军侧翼!李世民听闻这个消息。并没有惊慌,因为他手上还有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请记住【唐朝那些事儿】最新更新章节〖第二百七十六章【征战天下】〗地址https://wap.558u.net/6_6929/281_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