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百二十七章 中国大师(2/4)
时,父亲郑雨水早已不是儿子对手,他在一泓参战归来后,马上实战记录,然后分析每一着棋的是非得失。尤其重要的是,郑雨水每次外出都要逛书店,看到一本棋谱买一本,至今已购买数百种,他还分门别类摘抄,全部编上序号,已积累数百册,让儿子踏在自己的肩膀上不断地往上攀登。
厦门惟一的象棋特级大师郑一泓终于找到了新的东家,在2009全国象棋甲级联赛即将开战的时候,郑一泓与四川成都双流象棋队达成协议,代表该队征战今年的全国象棋甲级联赛。据了解,四川象棋队在引入了象棋特级大师、现全国排名第16的郑一泓后,2009年在联赛中的目标是保八争六。
由于厦门港务象棋队突然决定退出今年的全国象棋联赛,导致象棋特级大师郑一泓一度面临无棋可下的尴尬。经过多方努力,四川成都双流象棋队向郑一泓伸出了橄榄枝,在今年联赛期间,郑一泓临时转会成都双流象棋队,特级大师终于可以继续征战自己心爱的象棋赛场。据了解,四川成都双流象棋队为了引进郑一泓,大约投入了20万元人民币。
象棋特级大师。月9日出生,辽宁省沈阳人,1993年全国象棋锦标赛季军,1994年代表中国队获得亚洲团体锦标赛团体冠军,授予国际大师称号,代表辽宁获得全国象棋团体锦标赛亚军。1997年获“中立杯”全国象棋赛第三名,获全国个人赛第九名。2004年2月获得“威凯房地产杯”大师赛冠军,晋升为特级大师。2004年全国象棋大师精英赛冠军。从1996年实行甲、乙、丙级象棋个人赛以来始终是甲级棋手。
常言道:四十不惑,五十知天命。棋坛骁将苗永鹏今年恰好年届五旬。金猴刚刚报过春晓,马上便从北京传来了他晋升为象棋特级大师的好消息。
业内为士知道,通过大师赛晋升特级大师实属不易,即使拿到冠军,还需看胜率。为了实现这个心愿,苗大侠征战棋坛多年,苦苦求索:与胡荣华过着,同吕钦南北对决,和“少年姜太公”隔岸垂钓.......,虽多次功败垂成,与机会擦肩而过,却始终痴心不改,情牵中国象棋。
论棋风,苗永鹏是公认的“快刀手”,在对弈中,很多时候只用对手一半的时间。按他自己的话说:“要下好棋没有捷径可走,只有多练,才会熟能生巧”。
有这样一个例子,颇具代表性。
有一天,老苗晨练回来,刚要打谱,发现同室队友还在熟睡,怎么办?苦思良久之后,他终于觅得一方好去处--卫生间。待队友起床,推开卫生间的门,不由大惊失色,再定睛观看,只见老苗正在楚河汉界间冲杀正酣。
成功的路究竟有多长?它是用不懈的努力去丈量的。不管顺流逆流,苗大侠始终抱定一个信念:“我会成功!”。他13岁开始接触象棋,按理说不算早,但他就是有着一股执着劲儿。
为了跟高手过着,增强自己的棋力,无论严寒酷暑,他都一如既往地前去切磋。
当时沈阳有位比较有名的棋手叫孙逸安,苗永鹏便慕名找去,那一天两个人究竟下了多少盘棋,现在已经记不清了,只记得当他往家走的时候,大街上已经很少有行人了,有的只是偶尔从身边痴驰而过的出租车。
对棋手来说,有人擅用马,有人擅用炮,可谓各有各的高着。
苗大侠呢?他说每个棋子都很重要,都必须用好,甚至包括老将的运用,这样才叫技术全面。用一句话概括他的技术特点,那就是要凶有凶,要稳有稳。
生活中的苗大侠亦突出一个“快”字。
走路快,疾如风,快如电,刚刚只看到他的人影,转眼间便出现在你的面前。唱歌快,唱卡拉ok的时候,常常是字幕还没出来,歌已经唱完了一半;
来的快,每次集合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请记住【象棋】最新更新章节〖第八百二十七章 中国大师〗地址https://wap.558u.net/44_44031/838_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