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百二十四章 大师(3/4)

的业余棋手。他是当今中国象坛中唯一的从业余棋手里涌现出来的顶尖人物,他的棋路以奇异见长。他的成功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业余棋手从事象棋运动的热情。

棋手们下榻的宿舍楼,一位身材魁梧的青年人慢悠悠地独自一人在散步。

陶汉明这位夜下散步的青年人,就是吉林棋院的象棋大师陶汉明。陶汉明是一位对任何事情既能提得起,又能放得下的人。棋赛进入第六轮,场上激烈地争夺进入高潮。陶汉明与林宏敏甫一交手,果然架炮中攻,几个回合后,双方走成了中炮进三兵对屏风马进3卒的阵势。在中局的搏斗中,抢分意识强烈、欲一决高低的林宏敏,一反稳健的常态,连出奇兵,并走出了高炮护中卒的新招,果然占得了便宜,处于比较有利的形势。对此,陶汉明早有所料,在不利的情况下,他故意把形势搞复杂,将对手引向悬崖搏斗,终于由被动变主动,进而掌握了制控权。当他见时机已经到来,陶汉明便妙手运子,中路突破,最后车坐“花心”,马后炮构成绝杀。

陶汉明鼓勇再战,第七轮战胜上海万春林,第八轮又战胜农民棋王郑乃东,积分暴涨,以五胜三和积6·5分的成绩,与刘殿中并驾齐驱,同处领先地位。第九轮,他们两人在第一台进行争夺领先权的对决,这局棋跌宕起伏,颇富戏剧性。弈战至第62回合,陶汉明通过将军打掉对方的孤士,形成红方单炮双相残一仕对黑方光杆老将一过河卒的局面。两人鏖战了78回合,只好握手言和。第十轮,刘殿中负于东北小虎赵国荣,陶汉明为拼命三郎于幼华所败,两人名次退后,让几员强将携手冲到了前面。赵国荣、吕钦、于幼华三驾马车并驾齐驱,皆积7·5分,同处领先地位,陶汉明和刘殿中各差0·5分居第二位。

随着赛程临近尾声,比赛已到了紧要关头,还有最后三轮,对陶汉明来说,要想夺魁十分艰难,但他往前冲的欲望并没有泯灭。夜晚当他又一次散步在楼前楼后时,下了这样的决心:“管它夺不夺冠军,最后三轮放手一搏,争取好成绩。”陶汉明在人才济济的辽沈棋坛上初露头角,皆因为在省赛中有成绩,由此他进入了鞍山市少年体校象棋班。鞍山市体委特意为他安排了工作,挂名在海城化工厂,不去上班,每月照样领取工资,这更促使他一心扑在了象棋上。此时,象棋对陶汉明来说,意味着什么?是生命,是思想和感情的寄托,是灵魂之所系。在鞍山市少年体校棋班,没有专职教练,只有一位喜欢下围棋的教练,象棋班的孩子没人教,全凭自学,同学之间互相研究。陶汉明家距鞍山市三十公里,他买了通勤票,每天坐火车去棋班学棋,晚上再坐火车赶回家,每天如此,每月如此,年年如此,风雨不误。

在勤学苦练的日子里,陶汉明的每条神经几乎都在被象棋而拨动。他深深感到,在棋班光靠自己勤学苦练和与同学们研究,还远远不够。于是,他得空便到外面的茶馆、棋摊找高手对弈。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,他与鞍山市的高手几乎普遍进行过棋艺切磋,棋艺水平又有明显的提高。谈到这些,陶汉明体会颇多,他说:“那时,鞍山的棋风颇盛,棋艺水平也高,每个茶馆几乎天天爆满。我每次去茶馆,基本上都能遇上高手,省冠军也还遇得上呢。跟他们一起,使我学到了许多东西,如果说我的棋路野,冷着多,或许就是这个原因吧。”棋艺的不断提高,终于使陶汉明有了一点吃“专业饭”的机会。月间,为迎接全军运动会的召开,各大军区皆到地方上招运动员,东三省的一些象棋高手,除专业棋手外,都相继去了各军区和各兵种。陶汉明去了辽宁省军区当了一名专门下棋的兵。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,他参加了沈阳区举办的象棋比赛,以八胜一负四和的成绩摘取冠军。 1987年全国象棋个人赛6-7月间在安徽蚌埠举行,大连象棋队奔赴赛场前夕的一天,陶汉明独自一人来到海边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请记住【象棋】最新更新章节〖第八百二十四章 大师〗地址https://wap.558u.net/44_44031/835_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