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百二十三章 大师李义庭(1/4)
第八百二十三章象棋大师李义庭
现在他突然抢挺3卒,确实是有备而来,目的就是为了避开李义庭的进七兵布局,因为大家都知道李义庭由进七兵形成的中炮巡河炮威力无穷,作为于布局方面非常敏感的王嘉良来说,对此更是体会犹深。
王嘉良的抢进3卒确实打乱了李义庭赛前的准备,但李义庭对这种布局也并非不熟悉,只见他按部就班地摆下五六炮的缓攻阵势.先静观其变。相对而言,五六炮的配置要扎实一些,李义庭此招也是为了躲开对手赛前研究好的布局陷阱。从交手伊始,两大高手就展开了斗智斗勇的全面较量。
王嘉良真不愧是布局上的创新家,在这个很平常的阵法里还是走出了意想不到的新变化,将过去习见的左炮巡河封车改为了飞象,听任对方的双直车杀进阵来。原来,他在此准备了一个精巧过人的应对计划,当李义庭平车压马时,他突然创造性地回马窝心,胆略惊人。稍有棋艺常识的人都知道“马回中宫其势必凶”,说明马回窝心乃是棋家大忌,一般情况下都不会选择这样的下法。但王嘉良却在此特定形势里“化腐朽为神奇”,退走窝心马以诱敌深人。
兑去一车后,王嘉良又邀兑另一大车,但李义庭作为拿先手的一方,岂肯轻易罢战?平车避兑就是当然的选择。接下来,李义庭还有进车塞象眼配合跳马准备绝杀的手段,来势凶猛。王嘉良也是好战之人,李义庭的这种态度正合其意,他毅然走上了一条弃子求攻的险恶之路,枰上形势一下变得既扑朔迷离又扣人心弦,旁观者都在心里问自己:这样一场恶战的结果,最终会是谁跌落马下呢?
俗话说:“单车滑炮瞎胡闹。”可王嘉良在这局棋里把单车炮的进攻战术运用得出神入化,利用威胁以闷宫的机会,不仅把李义庭的大车车车牵制在底线无法动弹,而且还一口气连吃数,使自己5卒俱全的优势体现得更加明显。到这种时候,人们反而为多子一方的李义庭捏一把汗了。
此时的情况,看起来对李义庭确实有些不利,他虽然多一子,但主力被分割得似乎首尾不相联,而缺相的毛病在对方车炮的攻击下又显得特别突出。可就在这纷繁复杂的形势里,李义庭却洞悉其中的关键所在。不紧不慢地轻轻平了一步炮。这是一着不起眼的绝妙好棋,不仅可以让出马道供其驰骋塞象眼,而且还可以退炮灭中卒。这是一种积极的战法,以有力的进攻来解除后方的危机。
在其后的战斗里,李义庭将马炮运用得曲尽其妙,两者协同作战堪称珠联壁和,给王嘉良的后防亦带来了很大顾忌。在这种时候,王嘉良也不能再一味强攻了,明智地兑掉一炮后,双方子力均消耗殆尽,已成正和局面,于是皆大欢喜地握手言和了。
这局棋虽然结束了,但引出的佳话却才开始。《北京晚报》在第一届全国运动会期间,倡议举办中国象棋竞赛中“最好一局棋”的评选工作,以鼓励棋手们在竞赛中发挥更好的水平。这在我国还是一次创举,受到各方面的赞扬和重视。北京晚报聘请了张雄飞、陈松顺、董齐亮、谢小然、谢侠逊五位棋坛名宿为评选委员。经过对全运会全部对局认真的评选,评委们一致推选李义庭与王嘉良之战是本次大赛的“最好一局棋”。评委们认为:这局棋布局新颖,不落常套,双方在互求复杂的变化中,寻找胜利的可能;中局着法紧凑,拚杀猛烈,一方弃子夺先,棋局上几度出现惊骇险恶、扣人心弦、变化极其繁复的场面;双方在残局阶段,经过深谋远虑,反复推敲,终于化险为夷,杀罢成和。总的说来,双方在这局棋中走出了不少妙着,基本上未出错漏,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解放十年来中国象棋技术水平的发展成果。
全局经评选委员们集体研讨评注,并且和李义庭、王嘉良两位棋手交换了意见,由大会裁判员陈培芬参加执笔,原稿由《北京晚报》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请记住【象棋】最新更新章节〖第八百二十三章 大师李义庭〗地址https://wap.558u.net/44_44031/834.html